1976年,外交部部长乔冠华被撤职,原因为何?李先念指了指耳朵

9025

乔冠华的革命之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华大地,国家处于危亡之际,1938年乔冠华决定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踏上了回归祖国的游轮。到达香港后,他担任起香港《时事晚报》的总编辑,并于1939年乔冠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他用一支笔写出了许多铿锵有力的文字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评论文章。当时著名的作家郁达夫先生在新加坡还会见了他。1941年12月,日军登陆香港,乔冠华奉命离开香港。

1942年,乔冠华到达重庆,在此地扎根后,他开始了再一次的新闻主编工作。1943年,乔冠华在会见外国记者时突发疾病,幸亏得以抢救回来。住院期间,周恩来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龚澎经常去看望他。他的一生一直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乔冠华的外交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成为了中国外交部的一份子。他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出席了日内瓦会议。1971年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历史的见证下,在乔冠华的笑声中,他弯起的眼角万人知晓。这笑容背后是无数辛勤中国人奔跑不停的步伐,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殷切期待。这是五十多年前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奔跑。乔冠华不顾文人墨客形象的仰天大笑胜过古今多少红颜的回眸一笑,而这简简单单的一笑,却又是几千万滴汗水凝成的啊!

那么,这般优秀的乔冠华为什么会被撤职呢?原因是他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受到了牵连。1976年乔冠华因为与“四人帮”有牵连被隔离审查6年,最终于1982年恢复自由,直到1983年因癌症去世。

乔冠华的笑容,洋溢着決决华夏的自信;这笑容,象征着漫漫斗争路的暂歇;这笑容,震撼着全世界。更有甚者曰:“乔的笑”把日内瓦大厅的玻璃都震碎了!这何尝不是中国力量的展现?这何尝不是中国自信的洋溢?中国的笑容象征着东方雄狮的觉醒,彰显着华夏的风范!中国的笑容,蕴含着担当,藏匿着艰辛,洋溢着自信!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当以中华为傲,在我们所热爱的土地上尽展笑颜。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